导航

越早知道越受益 — 给跑步新手的5点箴言

曾经,有上进心的业余跑步爱好者也和专业运动员看齐,仿佛要取得好成绩就要多跑再多跑,上量再上量。结果不少人被伤痛缠身,严重影响了跑步的体验和乐趣。现在随着科学训练概念的普及,业余选手渐渐摆脱了盲目乱跑的状态,开始注重跑步的质量。多名资深跑友总结了自己多年训练的经验教训,归纳出下面的五个要点,希望刚开始跑步的朋友能够少走弯路。

1、欲速则不达

跑步,特别是长跑,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曾有顶尖的跑步教练对自己的得意门生说要经过三年的训练才能真正看出来每个人的真正潜力。从中学阶段算起,到真正出成绩,一个优秀的长跑选手需要经过大约10年的打磨。对业余的跑步爱好者来说就更是如此了,跑步这件事不可大跃进。

短时间内大量增加跑步里程导致的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把自己搞受伤。初跑者耐心地打好基础十分重要,记住每周增量不超过10%的原则。

长跑无捷径。

2、只靠跑步练跑步

通过跑步练习提高跑步水平天经地义。但是随着训练水平的水涨船高,大家获取的资讯越来越丰富,“交叉训练”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业余跑者接纳并运用到自身的训练计划中。如果你没听说过“核心肌肉”、“力量训练”对于跑者的作用,那就太“out”啦。

每周至少一次专门的力量练习强化核心肌肉,会大大促进你的跑步水平。

3、过于依赖装备

不少初跑者一上来就买最高级、科技含量最高、保护性最好,很可能也是最贵的顶级跑鞋,殊不知它们也许并不适合你。最靠得住的装备依然是每个人自己的肌肉和腿脚,过于复杂的装备有可能矫枉过正,剥夺了某些细小肌肉的练习机会。

最开始养成良好的跑步习惯和跑步姿势非常重要,拜发达的互联网所赐,点点鼠标就能找到很多相关的书籍、视频和前辈跑友的经验分享。另外,偶尔尝试一下极简设计的跑鞋也不错,不过还是那句话,循序渐进,不要受伤。

4、缺乏“给力的”强度练习

有种感觉叫“累得想死”,“跑到肺都要炸了一样”……跑过高质量间歇跑,刻意进行过速度训练的跑友一定熟悉。这种把自己逼到极限的练法很爽,自然也很有效。

不过要记住,冲击极限的强度训练每周一次即可,不可贪多,否则会大大增加受伤的风险。也不要忘记第一条说的“欲速则不达”,要在对自己水平有一个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再合理安排强度训练。比较适合有一定经验的跑友选用。

5、永远跑在单调的公路上

不是说路跑不好,但是跑久了公路,偶尔换换环境尝试一下越野跑或许会让你突破自己跑步的瓶颈。而且,相对于坚硬的柏油路,松软的越野路面更有利于缓冲,减少受伤风险,让肌肉更好地恢复变强。

同时,复杂的越野环境,可以把身体更多的肌肉调动起来,锻炼到平时路跑用不到的肌肉群,促进全身协调发展。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