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A11940280110161923c379d9bac4381d

冰与火之歌——九龙湖赛记

当我冲线时,没有一丝兴奋。在雨中跑了4个小时,由于没穿冲锋衣,身体一直泡在雨水里。事实也没穿冲锋衣的必要,一来是因为我那衣服太坑(请参加我的另一篇赛后记),二来是气温出奇的暖和,没有12月应有的寒冷。回头再看,参加这次九龙湖比赛的我们有多幸运。因为时隔一周之后,同样在这里参加“九龙湖之巅”的选手遭遇了降雪和冰冻。以周作为赛事举办的最小间隔,我竟有一种“早一秒则生晚一秒即亡”的劫后余生之感。

对于我这种耐力和速度都很一般的完赛型选手来说,50km差不多就已经到极限了——不仅是身体的极限,也是心理的极限。所以当我的手机提示我“您已经跑了50公里”的时候,我的精神和肉体是很愉悦的——每个跑马冲线的人都懂的。尽管那时的雨很大,我的眼镜满是水珠,还蒙上了一层白茫茫的水汽,但一想到马上就能吃到终点的补给,酸痛的双腿像这深秋忽升的气温一样又有了能量。然而手机的里程播报没有停止,“您已经跑了51公里”、“52公里”、“53公里”……当我在岔口碰到一个引导的志愿者,反复向他确认是否跑错路时,对方也反复地对我说“就是这里上坡,马上就要到了”。好吧,马上要到了。但是我在50公里处给自己打的鸡血已经耗尽了。我内心开始骂娘,说好的50km,为什么送这么多里程啊?妈的,到终点必须吃回来!

当我踩完下山的最后一级石阶,看到被灯火照亮的马路时,我的手机再次提醒我“您已经跑了57公里”。而此时的我并不知道,距离终点15km远的达蓬山,因为路面泥泞无法下脚,很多人都是一屁股坐在泥里滑着下山的;而在距离终点18km处的CP5,早在两个小时前组委会就已经终止了比赛,劝退了到达那里的选手。

作为比赛的起终点和推荐住宿,九龙山庄很善意把卫生间提供给完赛选手换装洗漱。当我走进去准备好好地擦洗一番,把灌满泥浆的裤子、腿套和鞋子换下来时,只见一个光着屁股的大哥单脚站立在台盆前,另一只脚跨在台盆上,对着镜子仔细地用毛巾擦洗着下身。“今天这路线真是太虐了,”他对着身旁另一位同样光着屁股、年纪少长一点的大叔说道,“幸亏后半程拼了,要不然这个雨呀,就在山上下不来了。”

“是呀,我这鞋子是有的洗了。”大叔一边刷着鞋子一边应和道,“都刷半天了,也才将将把泥刷掉。”

“刷什么刷呀。”单腿跨立大哥拿出电吹风吹起了自己的毛发,“等我回家了,我就把鞋子扔水里来回这么一涮,立马就干净了。根本不用你这么费劲。”

我走到洗手间里仅剩下的一个台盆,里面除了满是泥浆,还残留着一只撕破的腿套。我无奈地放弃了像身旁两位跑友一样脱光裤子的想法,转身走进其中的一个还算干净的隔间,摘掉背包,脱掉鞋子和比赛衣裤,换上了保暖的衣物。收拾好东西,推开隔间的门,之前还在刷鞋的大叔已经走了,只剩下台盆上的一片狼藉。那位大哥依然单腿跨立,对着镜子若有所思。他看到我走出来,微笑地点了点头,说“今天比赛够虐,安全完赛不容易啊。”

“是啊,”我看了一眼他那对着我的白花花的屁股,“没想到还送了我那么多里程。”

以下是关于九龙湖越野的攻略和总结:

交通:九龙湖的公交不多,出租车也很少。而且周边的民宿距离起点的九龙山庄都有不少距离;比赛又是周日,傍晚结束(特别是50km组)的选手基本都要赶着回家,所以还是推荐自驾。事实上大多来比赛的都是宁波周边地区的,据我观察自驾的不少(包括本人在内)。组委会安排了接驳车,但车是从骆驼镇出发的。所以对于远道而来的跑友来说,交通是个需要计划的问题。

住宿:作为起终点的九龙山庄当然是最方便的,价格当然也略贵。个人还是推荐党校宾馆(我就住在那里),就在九龙山庄北门外,步行可达,条件好,价格也相对便宜。唯一的不足是党校宾馆不能网络预定,只能电话订房,网络转账。当然有一些性价比很高的民宿,只不过都在四五公里开外,自己没车的话十分不便。

餐饮:九龙湖的商店不多,基本集中在游乐场附近,小吃店为主,选择很少。饭店只能去5km以外的农家乐(所以还是得自己有车)。

信息发布:这次组委会有一个微信群,报名参赛的选手基本都在群里和组织者以及相互交流、沟通。但也有选手对此颇有微词,认为通过微信发布信息过于随意,有不少重要的信息都淹没在群里的刷屏中。虽然组织者也会多次在群里反复公告,但如果不及时去查看还是会忽略。这次宁海100也采用了“完赛小助手”这个微信小程序,并在上面发布了官方的消息,但有些内容的更新并不是太及时。对比宁海100,后者没有微信群,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官方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从路线技术说明、领物、接驳车安排、交通食宿等等,事无巨细,如果选手认真阅读的,会发现上面的内容基本就是一份参赛指南。而且宁海100组委会还会在赛前发一封电子邮件,罗列了参赛的注意事项。方式各有长短,我个人比较喜欢宁海100的方法。虽然微信的沟通方式方便迅捷,但必须得承认它的信息碎片化程度非常严重,但微信群有一个好处,它能及时地扩散一些紧急信息。比如这次宁海的比赛过了中午就下雨了,导致后20km有不少湿滑的路段,有选手就在群里发布了相关的文字信息和照片,能让其他选手可以据此选择自己的应对方式。还有完赛后也有选手通过微信群这个平台找到了拼车回市区的跑友。

起跑安排: 这次组织者要求选手在“完赛小助手”预估了自己的完赛时间,并据此将50km的人分成两批先后出发。同时30km组别的也在后面发枪。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避免了刚上山时的堵车。这次的起点距离登山口不过几百米的距离,尽管分批起跑,我所在的50km的第二(慢)批(速)选手还是在登山口小堵了一段。如果一同起跑,后果实在不堪设想。对比宁海100,后者两个组别100km和50km都是同时发枪起跑的。我觉的主要是因为宁海的起点距离登山口比较远,从小学出发要跑4km左右的水泥路(途径小镇和村子)才会到上山的入口,能够充分拉开不同选手的距离。不过我这种殿后的完赛型选手到了上山入口还是发现堵车。嗯,不堵车无越野。

(首批即将出发的50km组第一波。早上6点,月明星稀,寒意阵阵。图片来自官方摄影。)

路线:本次的赛事总监是钱程熙(小音),跑越野的人应该都听说过。他也曾是宁海100五十公里组的冠军。所以路线的设计还是能从跑者的角度考虑的。根据音总监的说法,从CP4方家河头村的山路下来,其后的平路能够给选手足够的时间调整体力和呼吸,同时经过CP5最后一个补给点的休整,为上达蓬山蓄势,做最后的冲刺。但我在那一段恰恰跑得非常没有节奏,主要是当时暴雨如注,在头顶毫无遮挡的马路上被雨水浇灌远比在有树林遮蔽的山里糟糕,为了冲到相距不到1公里的CP5躲(吃)雨(喝),我硬是把自己的呼吸调整乱了。个人感觉这一段平地的距离有些长(根据我的手表记录差不多有4.5km),也可能是暴雨摧毁了我的体验。

(早上的太阳一出来,整个山头就热了起来。阳光确实能给人带来好心情。图片来自官方摄影)

说说这次九龙湖比赛几个暖心暖胃的细节:

1. 我本来是自备早餐的,但没想到党校宾馆提供了早餐(餐费包含在住宿费里),而且经组委会特别关照,餐厅5:30就可以用餐了,省去了我们很多麻烦;

(党校的早餐对我这种不挑的人来说还是很丰富的。图片来源:本人)

2. 中途下山的时候碰到一个女跑友崴脚了,我朋友搀扶着帮她走了一段,很快穿着蓝色制服的救援就来了,并把她接下来山;后半段雨开始变大,不断有人摔跤,也不断有蓝色制服的救援人员从我身边经过,一边对讲机通话一边确认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增援;

3. 我在17:30左右抵达终点,那时雨势没有减小,夜色里居然还有工作人员挂着完赛奖牌为我们一个个冲线的选手佩戴;

(赶在关门前冲线的选手达到终点时一片冷清,但是雨中还是有工作人员主动来迎接、戴牌。图片来自官方摄影)

4. 终点的补给我都忘了有点啥了……只记得自己吃的最多的是雪菜汤片年糕和一种酒酿味的蒸面团(工作人员说是镇海当地的特色)。还可以每人领一罐啤酒;

(终点的年糕是现煮的,冲线时已经傍晚了,热腾腾的年糕算是驱除了雨水带来的冰冷。图片来自官方摄影

5. 因为下雨,后20km的部分路段变得极其湿滑泥泞,影响到了选手的安全,组委会终止了比赛,并将在16:00之后才到最后一个CP5的选手劝退了。能想象后来选手的不甘心,但终止比赛还是需要决断、勇气和责任心的。

(这是一段跑友上传到比赛微信群的视频。作为旁观者会觉得视频中的人狼狈好笑,但上过山的人都深知其中的危险)



2018 九龙湖越野赛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s://iranshao.com/diaries/384159

您需要才能回复
  1. D700a415666a0cf7f2d0b39ba52b2aaf
    AndyyomaLv.14
    2019-03-08 20:15:30
    建议主办方应该如实的给参赛者知道路程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公里,如果相差一两公里还能接受,但参加的是50公里却跑出了57公里,对参赛者是不公平的,也能体会参赛者跑完了50公里体力都差不多耗尽时还没看到终点时的心情呢!

    回应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