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6年跑步圈十大趋势预测



2015年即将过去,你或者身边的朋友都在对自己这一年做着各样的总结和展望,而跑友的圈子中一定少不了对这一年跑步记录的回顾。这一年跑过的总公里数,跑了多少场马拉松,拿了多少奖牌这些都是跑友的标配,而新的一年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努力方向,这就因人而异了。在这里我但根据2015在跑圈中发生的故事与切身的感受来预测2016年跑圈的发展趋势,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文明吐槽交流。


一、更多的人认同并开始跑起来

在跑步刚开始热起来的时候,在微博、朋友圈打个卡或许还会被很多身边的朋友认为是在“装X”,而通过一年市场和媒体的不断教育,跑步的人越来越多,跑步理念传播的也更加快速。那些坚持下来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跑步并不是在作秀,他们真的通过跑步得到了改变,而这种改变让那些不看好你的人看到了你通过跑步变得更佳优秀。

体育的本质还是传递人内心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传递很难找到一个规律,既可能循序渐进耳濡目染的,也可能是一瞬间的事情,开始跑步总会有一个最初的目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跑步中来。


二、注重更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健身的发展历史及传播比跑步有更好的群众基础,而有跑步基础的人都知道,健身和跑步是朝着两个形态去发展的,一个是追求线条美,一个是追求核心强,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化。而对于跑步的人来说对核心的需求更加强,会追求更有针对性的更专业的体能训练来达到全身的平衡,逐渐摆脱举铁那些大型器械。



三、跑马更注重赛事服务

上马一直是跑友心目中国内赛事的最高标准,从城市、赛前组织、赞助商用心程度、志愿者服务、赛道补给可是说是全国赛事的标杆。而随着大家跑过境内外的赛事越多,心里的杠杆也就愈加明显,无锡精美的奖牌设计,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赞助商为女生贴心的服务,大鹏优美赛道和主办方的用心,这些点滴都被大家看在眼里,而厦门这个曾经口碑和地位最高的赛事却因为近几年赛事中出现的问题和旅游热度关系变地位有所下降。互联网+跑步的组合无疑让优点和缺点都被扩大了,所以组织方每走一步都需要仔细思考,如果还把办赛事当做政绩话,那不久就会被跑友们所抛弃。


四、马拉松名额转让规范化

跑步热伴随着马拉松热的同时就带来了一票难求的情况,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们首先遇到,众所周知的六大除了波士顿的高门槛外其余五个都要抽签。而再看国内,稍微知名一些的赛事也都开始进入抽签的行列了,看似合理分配的同时也有着无法避免的问题,去除黄牛不说,也总会有想跑的人没名额,有名额的人有事跑不了,如果不转出去就会造成了名额的浪费,即使转出去了也在遗憾成绩不是自己的。许多赛事都在禁止线下私自转名额,但却不引导如何将名额转让的问题合理解决好也是有问题的。


五、线上马拉松分水岭

有人说今年是线上马拉松元年,不质疑这句话是否正确,但线上的概念确实被广泛传播开了。在本地完成一个和异地赛事同样里程的跑步活动即可获得一块第三方设计制作的奖牌。这里有人是收藏控、有人认为设计的好看、有人觉得这也是O2O。但仍有人反对排斥,比如我,我认为像我这样的大众型跑者,即便是参加了那些奖牌设计不好看,组织上差强人意的赛事,但至少是我真正参与了,获得奖牌是对长途跋涉、坚持完赛的唯一鼓励,而不是只通过简单的完成一样的距离可以代替的。我不质疑参与线上马拉松跑者的态度正确与否,也不认定自己的想法就是正确,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六、越野跑热度继续增加

马拉松、越野跑、铁人三项,三个与耐力跑最接近的项目在今年都成为了非常热的话题,闫东组合在国际上的爆发,万达收购ironman让人们的眼光放的更高更远。跑步的承载方式变的更加多样化,部分跑马拉松的人开始涉足越野跑,而越野跑相比于铁人三项来说推广的更好的原因大致分为3点:

1、越野跑的经济成本、对场地要求更小,训练条件更容易实现;

2、越野跑比赛更多,圈子热度更高;

3、更接近于原始跑步的跑步状态,亲近自然能获得完全不同于钢筋水泥森林的感受。


七、出境跑步热度增加

同样要提到六大满贯,是他们让出境跑步的热度变的越来越高,旅行和跑马拉松结合是我一直在实践环游世界的方式,但有同样方式的人不止我一个。看的越多跑的越多就越能感染到身边的人,志趣相投的人走到一起自然是极好的。我今年完成了境外3个国家的5场赛事,每一个都是精心挑选的,其中4场都是和跑友们一同体验完成的。而在赛事的选择上确实有了更大的变化,除了知名赛事外,那些偏僻冷门的目的地赛事有时就是我们打开另一个世界的方式。而在越野跑上有着更明显的三大华人团HK100、UTMF、UTMB,我认定中国人的身影会出现在更多我们未知的赛道上。


八、运动品牌难推广

如果说以前是一家独大,那现在必然已是百花争鸣,各品牌的跑步产品线都打入了中国市场,体育运动和体育用品我认为都不算事快消,培养一个运动习惯不简单,更换一件运动产品也没那么容易,跑步的概念从13年到15年已经3年的时间,跑友的内心已经有了一些品牌忠诚度,我期待看到每个跑步运动品牌2016怎样更好的传播与转化。


九、运动品购买渠道多元化

互联网改变人类,逛商场的人都少了,跑步实体店也逐渐成为试衣间,记下货号上淘宝、找海淘,大家上网找折扣的速度可比跑10公里的速度快多了,有没有实体店也已经不重要了,指纹支付完成可能你的信用卡还没从钱包里拿出来呢。海外人肉代购也是一种方式,曾经是代购化妆品,代购奢侈品,现在运动品也是占了行李箱不少地方呢。


十、跑团的发展方向差异化区分

包括我所成立的RoadKissers跑团在内的很大一部分跑团都在13年左右出现,跑步文化的推广离不开这些跑团的努力,跑步这种重线下的体育活动需要跑团这种组织形式的出现和管理,但跑团如何更好的承载和发展下去是对每个团队管理者的考验,不同的团队会走上不同的方向,有的继续依托于跑步本身,有的会转向商业化,期待各位继续共同推广跑步,每个团队都能做的越来越好。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s://iranshao.com/diaries/168130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