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7月29日,中青旅麾下遨游网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户外旅行品牌「如是户外」,这是中青旅的内部创业孵化项目。本月初,中青旅鼓励员工基于“遨游网+”进行旅游生态圈的创新和创业,如是户外是首个孵化项目,会是中青旅布局户外运动+旅行的一步。
同时这个有着35年历史的旅行集团也宣布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开始布局华东地区的属地化。
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的推出意指政府放开体育行业,对中国的体育+旅游行业来说,现在即最好的时代。市场化虽姗姗来迟,好在已经开始了起步。昨天的发布会上,中青旅CEO焦正军用「市场是那么庞大、资本是那么充沛、政策是那么优越」来感谢这个时代——三个“那么”可以让所有这个行业从业者感到兴奋。
这个已经有35年历史、97年作为第一个旅游商在A股上市的行业巨头,发布会透露的几个大动作都在显示:旅游尤其是体育旅行的市场正在成型,这块细分市场不再是以往传统旅游行业者打打擦边球,也不会是小众玩家团体的小打小闹。越来越多的专业玩家将会进入,借助资本、政策、技术开始真正的大场面。
三个“那么”,显示了行业者对户外旅行市场充满信心
资本和政策向来对充满想象空间的健康行业充满关爱,但上游的阳光明媚从来不意味着可以普照一众参与者、化解当下从商家到用户的难题。线上旅游网站当下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经过快速增长的前8年后,2011年以来有十多家仅成立4-5年的旅游网站销声匿迹。有人会将当下一些在线旅游商的失败归结于输给“价格战”。价格并非唯一原因,细分领域的业务模式和客户群体的小众化让一些小型旅游网站更加举步维艰。在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残酷价格战下,很多旅游商会果断选择细分市场开始做专,只是精准定位并盈利的难度是巨大的——
旅行商方面,他们的服务是否真能划出用户真正的需求空间,并为之买单?细分市场的客户群往往专注且挑剔,如何推出经得起推敲的产品并将它完美落地?当下有资质的大多缺少户外运动专项技能,多还停留在老派的向导接待层面。传统旅行社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了解很浅薄,诸如跑步、户外爱好者团体自发的行程团又难免缺少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资源也有限。户外运动大热下,各种马拉松行程团、户外体验团遍地开花,看似很便捷的旅行设计据不少用户实际经历下来仍有很多问题,体验与想象中有不小的差距。那些有能力带队体验纯正户外运动的人却往往因缺乏资质,应付行程之外的事更显得捉襟见肘。
这就是痛点。
发布会现场,「如是户外」的创始人韦飘飘
运动+旅行的市场与其用大蛋糕比喻,不如再放大一点用海洋形容——机会和挑战并存,梦想可以很遥远,风帆和船体也须经得起大风大浪。行业预测中国的体育产业总规模会在2025年达到5万亿,这样的增长空间很诱人。我们以跑步为例,中国跑步人口从30万发展到500万只用了5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参加比赛。去一场境外马拉松,从报名到签证机票,目的地期间的旅行体验,也许还有家人同行——目标客户在整个过程中都会有大量亲身参与的环节,这比传统的旅行要准备更多,对从业者的要求也非常高。
韦飘飘曾带过一百多人的队伍前往济州岛,这本是一个轻松的马拉松加轻户外行程,攀登汉拿山时,她发现领队们很快成了队伍的最尾,他们也无法应对很多对普通人略显专业、但对户外爱好者来说只是初级的问题。整个行程韦飘飘不得不自己忙前忙后,从行程安排到徒步中的带队,大小事情一肩挑。
所以说,旅游更好的品质和体验绝不仅仅玩的是价格战、性价比,如今的运动爱好者愿意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在户外和运动上,他们觉得参加户外运动,比如完成知名的马拉松赛事,是值得用一生去纪念的。不管穷游奢游,收获的都是体验——一个糟糕的参与体验会让人觉得,我是被户外/旅行/马拉松玩,而不是我在玩户外/旅行/马拉松。
好的产品设计需要亲身经历,才经得起兴趣、爱好、梦想、铭记这些走心形容词的推敲。这种需求下,当下细分市场有太多欠缺,距离“市场化”“职业化”尚有很多路要走。这些相信韦飘飘们自己便是最先体会到的,也是「如是户外」们的机会和挑战。
韦飘飘说,「如是」两字源自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彼时的辛弃疾免官闲居四年,唯有山水聊以自慰,人性本身对自然的向往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另一种寄托。对现代人来说,生活之外若能跑步能户外,行走自然对话世界,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创业创新的话题一直很热,鼓动你背上包就走的冲动一直若隐若现,面对那么大的世界,如此多值得去做的事,你会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下的旅行商们又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这会很值得期待。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