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人物 | 奥运女子马拉松传奇Rosa Mota

1982年莫塔在欧锦赛首马夺冠,此后七战七次改写PB,2012年被评为“史上最佳女性马拉松跑者”。

8月14日星期天,2016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将在巴西里约发枪。咱们先回顾下奥运会女子马拉松赛场上的风云人物。

奥运奖牌最多,含金量最高

由于迟至1984年,奥运会才增设女子马拉松项目——比男子整整晚88年!因此奥运女子马拉松比赛历史迄今只有32年,冠军只出过8个,而且无人获得两枚及以上金牌。

拿过两枚奖牌的人有四个,其中的俄罗斯人瓦伦京娜·叶戈若娃(Valentina Yegorova)和葡萄牙人罗莎·莫塔(Rosa Mota)分别获得一金一银和一金一铜,另两位则与金牌无缘。

虽说莫塔奖牌的成色稍逊一筹,但她却是一个更杰出的马拉松运动员。且不提长期笼罩俄罗斯体坛的兴奋剂乌云,仅就两人获得奥运奖牌的成绩而言,都是莫塔完胜:

叶戈若娃: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2:32:41;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2:28:05。

莫塔: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季军,2:26:57;

1988年汉城奥运会冠军,2:25:40。

而在奥运赛场之外,莫塔的成就更是远在叶戈若娃之上。

去年7月,美国《Runner's World》杂志发表一篇文章,题为《罗莎·莫塔:1980年代的娇小女强人》(Rosa Mota: The Tiny Powerhouse of the 1980s)。

文章指出,1980年代涌现出一代伟大的女性跑者,她们热切地抓住马拉松这一新机会。这些璀璨明星包括:

美国人琼·贝诺瓦(Joan Benoit Samuelson),1984年首枚奥运金牌得主;

挪威人格丽特·韦茨(Grete Waitz),1983年首届世锦赛的冠军;

挪威人英格丽·克里斯蒂安森(Ingrid Kristiansen,下图),唯一同时独揽5000、1万米和马拉松三项世界纪录的人(不论男女);

新西兰人艾丽森·罗(Allison Roe),1981年连中三元:波士顿、纽约马拉松冠军和马拉松世界纪录。

还有一个奇女子经常被人忽视:葡萄牙的罗莎·莫塔。虽然被更有魅力的贝诺瓦和韦茨笼罩在阴影下,莫塔的事业成就却和她们的一样辉煌:

9年内赢得14场大赛胜利,包括奥运会和世锦赛金牌;

欧洲锦标赛三连霸;一人独得欧锦赛三金,至今没有第二个;

波士顿、芝加哥、伦敦、大阪和鹿特丹马拉松冠军。

以上成就说明,莫塔绝不是陪衬性角色。事实上,2012年她还被国际马拉松与长跑协会(AIMS)评选为史上最佳女子马拉松选手(best woman marathoner of all time)。

很厉害的葡萄牙小女人

莫塔还占据一个独特的历史地位:首场全女性马拉松国际大赛——1982年欧洲田径锦标赛的冠军,早于1983年世锦赛冠军韦茨和1984年奥运会冠军贝诺瓦。

而且,她是在从马拉松到雅典的经典赛道上获胜的,打败的对手是赛前最被看好的挪威名将克里斯蒂安森。

那场比赛也是莫塔的首马。从那时起到1985年四年内,她总共参赛7场,每次都刷新个人最好成绩——从2:36:04到2:23:29!

莫塔的顽强拼搏精神让同行大为折服。1987年她在罗马第二次参加世锦赛,英国男选手休·琼斯(Hugh Jones)后来回忆说:

“比赛当天天气酷热,远比一周后我们男子比赛时热多了。但她还是一心只想尽全力发挥,一上来就跑得很猛,真是豁出去了。她是那种会让你对我们这项运动感到自豪的人。她的最后冲刺不如一些人强有力,但她拥有无限的勇气。”

那次莫塔以2:25:17的好成绩夺冠,比来自苏联的亚军伊万诺娃(Zoja Ivanova)快7分多钟。

1984年在洛杉矶举行的首届奥运会女子马拉松,当时的世界一流高手悉数到场,竞争空前激烈。

此前在同一场比赛中,最多只有两名女性跑进2小时30分,而那天突破2:30大关的选手竟多达9个!莫塔虽然只拿到铜牌,其荣耀却远胜其他多数比赛的冠军。

时隔仅两个月,她又在芝加哥马拉松以2:26:01摘得桂冠,不仅再次战胜老对手克里斯帝安森,而且将自己保持的赛道纪录大幅缩短5分11秒。

一年后,莫塔在芝加哥实现三连冠,并创下2:23:29的个人纪录。她也是波士顿马拉松的三冠王——1987,1988和1990年。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女子马拉松比赛,也在一个高温日展开。那次莫塔的最大对手是和她实力相当、年龄小两岁的澳大利亚名将丽莎·马丁(Lisa Martin)。

马丁采取盯人战术,紧跟在莫塔身后亦步亦趋,粘得让对方怎么也甩不开。

莫塔索性拖着这个“影子”跑,一直等到第40公里左右,才绵绵不断地发力,和马丁一点点拉开距离,最后以13秒的优势胜出,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

她由此成为第一枚拿到奥运会金牌的葡萄牙女人,而且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欧锦赛、世锦赛和奥运会三大在位冠军头衔的女性。

1990年在南斯拉夫Split举行的世锦赛,莫塔和俄罗斯的叶戈若娃狭路相逢。她从一开始就跑在最前面,到半程点时比其他人遥遥领先超过1分半钟。

叶戈若娃越跑越快,终于在第35公里追上莫塔;此时的莫塔似乎无力招架,大势已去。但令人吃惊的是,她居然发起绝地反击,以5秒之差险胜对手。

“史上最佳女性马拉松跑者”

1958年6月29日,莫塔出生在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的城区。

儿时就患有哮喘症(后来又患上坐骨神经痛)的她从高中时代开始跑步,1980年结识教练Jose Pedrosa,师徒俩从此一直合作到她退役。

她的5000米最好成绩是15:22.97,10000米32:33.51,半马1:09:23。

身材娇小——身高1米57、体重45公斤的莫塔,在葡萄牙被很多人爱称为“A nossa Rosinha”,即“我们的小玫瑰”(葡语Rosa相当于英文中的Rose)。

莫塔的马拉松生涯跨度从1982到1992年。这11年间,她参赛21场,平均每年两场,其中的14场获胜,胜率正好是三分之二。

1989年大阪马拉松,她因伤中途弃赛,随后又忍痛参加洛杉矶马拉松,以发挥失常的2:35:27不敌俄罗斯的伊万诺娃,屈居亚军。不过,第二年她就三战全胜,包括在大阪的胜利回归。

1991年,莫塔在伦敦马拉松最后一次拿到全马冠军。此后两役——1991年的东京世锦赛和翌年的伦敦马拉松,她都中途退赛,尽管1991年还获得里斯本半马冠军,成绩比PB只慢不到半分钟。

1992年,36岁的莫塔正式退役。

1998年,莫塔被授予以埃塞俄比亚“赤脚大仙”比基拉命名的Abebe Bikila奖,表彰她对长跑训练作出的贡献。奖杯在联合国主办的国际友谊赛闭幕式上颁发。

2004年雅典第二次举办现代奥运会时,莫塔被邀请前去参加火炬接力。

2012年她荣获AIMS颁发的“史上最佳女性马拉松跑者”大奖,那一年正值她欧锦赛的首马胜利30周年。还有比这更好的周年纪念礼物吗?

这一头衔或许不无争议。不少人可能认为,至今仍无人能撼动的女子世界纪录创造者、英国选手拉德克里夫更伟大,尽管她没拿过任何奥运奖牌。但可以很肯定地说,莫塔至少是20世纪最伟大的马拉松运动员之一。

(上图为1989年巴拉圭发行的莫塔纪念邮票)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