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每天早上坚持七点起床去收蚂蚁森林能量的一员吗?你是每天晚上十点准时等着给微信运动排行榜点赞的那个吗?不知不觉中,各种各样的运动计步插件正在悄无声息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随之而来的便是“捐步数 做公益”,一万步捐一元;步数换算能量,收集能量种树...甚至在万能的淘宝上还有了这样的“神器”。
公益筹款,跑步“钱”进
除了捐步数这样的小日常,越来越多的跑步比赛开始和慈善基金会合作:“为爱奔跑”“爱跑不停”“大爱益行”等等类似的口号屡见不鲜,一方面努力帮助公益机构进行传播,一方面选择把报名费悉数捐出。
像登楼比赛的新地公益垂直跑—勇闯上海IFC就是一项慈善赛事。所有报名费用将不扣除活动开支全数捐赠给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 用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贫困病童的医疗救治。报名的企业和个人将获得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开具的公益捐款发票。小编就曾参加过这场比赛,现场就能拿到捐赠证书,且在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的官网上会有捐赠姓名和金额的公示,相当规范。
还有一些比赛则注重团队筹款。最负盛名的便是近日公布了中签情况的香港乐施毅行者100公里徒步。全长103公里的麦里浩径,途经大大小小20多个高低起伏的山头,到底有什么魅力,每年都吸引了那么多支队伍历尽千辛万苦耗时48个小时内去挑战它呢?
1981年创办的毅行者,是一项训练廓尔喀士兵耐力并同时筹款的活动。1986年开始,“乐施会”接手毅行者,发扬其慈善的功用,并且将其民间化直至现在。比赛要求参加者必须4人组成一队,一同报到,共同克服种种困难,挑战体能极限。并且每支参加队伍,最少须筹款达港币7200元。根据官网给出的数据,先后有98000多名参加者为这项活动合共筹得超过5亿3千万港元。
内地类似的比赛还有上海的“一个鸡蛋的暴走”,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于2011年发起,旨在为多个儿童领域的民间公益项目筹款。参与者需要在12小时内走完50km,并通过创意的方式向熟人网络募集善款,完成甚至突破既定筹款目标,实现个人挑战。如今也需要进行抽签才能获得公开大众组的名额,而且中签率很低,堪称一票难求。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跑步慈善
就六大马而言,虽然每场比赛均设有慈善名额通道,但其中伦敦马拉松是世界慈善做的最好的马拉松赛事,没有之一。不仅合作慈善机构的数量以及募集的善款数最高,例如2015年就有超过1万家的慈善机构合作,募集善款 约 5400 万英镑,而且还吸引相当多的明星以及政要参与,英国王室近年就一直出现在比赛终点。
明星们会和大众跑者一样,也是身穿各个慈善机构的T恤,卯足劲筹集善款。并不像我们国内的某些明星参加马拉松为了给品牌宣传造势,跑出去200米不到就拐弯没影了。
近年,国内的一些比赛也开始开设慈善通道。北京马拉松就在2016年发起“益呼百应”项目,通过慈善新变革为15家公益机构募集 100 万元的慈善善款。
将运动和公益捆绑在一起,本质上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作为跑者,在更多时候只是听到这样一个营销口号,而没有看到实际的结果。在期待更多马拉松慈善环节的同时,也希望这样跑步+慈善的组合不要变了味,真正做到Run for love.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