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科普 | 手表只用10%的功能 因为你没看懂这些小数据

看懂这些小数据,从入门到精通。

一块运动手表里通常都会被塞进很多功能,而我们能用到的只有其中的三分之一。而在我们所使用的这些功能里,又包含了诸多的数据分类。这些数据往往会被冠上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看不懂的名字,所以我们它们存在于手表里的作用是什么,意义又是什么?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在于让大家真正的搞懂这些似懂非懂的小数据。数据主要来自己当下两大运动手表SUUNTO和Garmin的平台。

基础数据,入门

距离,这不用解释了,就是你一次跑步的里程。单位通常为公里。

速率,这是SUUNTO在Movescount里的叫法,我们通常把这个词叫做叫配速,这样一说是不是就好理解了。速率在手表端和网页端所呈现的格式为5:15/公里,代表的意思是每公里的用时,比如5:15/公里就是跑一公里用了5分钟15秒。

速度,与速率很相像的一个数据。其实两者之间所表现的意义相近,只是数据统计的单位不同而已。速度在手表里呈现的格式为12.4公里/小时,所代表的意思是每小时的跑步距离,比如12.4公里/小时就是一小时能够跑出12.4公里。

心率,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心脏在运动中跳动的频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人平静时每分钟60到100次,运动时心跳会加速,心肺功能较好的运动员会比正常人的心跳要慢。在心率数据中,SUUNTO平台还有一个单独的名词R-R,意思为两次心跳之间的间隔时间。

对于跑步而言,心率数据是衡量训练或比赛效果的重要数据之一。根据心率高低可以知道训练或比赛的强度。大多数运动手表都会根据心率的数值来划分跑步强度区间。比如SUUNTO里就有轻度、中度、剧烈、非常剧烈、最强五个分区,Garmin也有类似的热身、轻度有氧、有氧、乳酸阈值、最高强度五个分区。

心率区间按照默认的心率范围进行划分,当然这个区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及需求来重新定义和划分。根据心率数值在不同区间的时间分布,可以大概看出一次跑步的锻炼效果。通常情况下路跑的心率数据处于前四分区较为适宜,间歇跑训练中往往会达到第五分区。

卡路里,通常在健身中我们会提到卡路里数据的重要性。卡路里是运动中消耗的热量,跟跑步的里程和体重有关。运动手表计算卡路里消耗使用手表系统里内置的算法进行,前提是你要设置较为准确的身高体重等个人信息,否则固定的算法会给出错误的数据。总体而言,这一数据参考意义不大。

进阶数据,掌握

海拔爬升,越野跑中最需要关注也是最为重要的数据之一。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海拔下降这一数据。前者指的是跑步过程中海拔累计爬升距离,后者则是跑步过程中海拔累计下降的距离。

此类数据在运动手表中有两种获取方式,一是通过GPS结合算法计算出估计的海拔数值,另一种则是通过气压高度传感器和GPS再结合算法计算出相对准确的海拔数据。通过这一数据能够快速的掌握当前所在的海拔高度,在越野跑中可以估算后续的比赛爬升。

与海拔相关的数据还有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最高点、最低点(SUUNTO),最低海拔高度、最高海拔高度(Garmin)等等数据。了解了海拔之后这些数据也就一目了然了。

步幅,在Garmin平台里又称之为平均步长。就是指的一步的幅度,可以理解为跑步中从一步跨至下一步的长度。通过这一数据可以简单了解自己的跑步姿势。

步频,在SUUNTO平台称之为节奏。SUUNTO的节奏数据乘以二即为步频。这一数据主要指的是在跑步过程中每分钟落地的步数。一般我们认为不论是平时训练亦或是马拉松比赛,步频大于180,跑步表现会更好。

恢复时间,指身体可以完全从训练或比赛中恢复的时间。运动后手表通过内置算法,调用手表中所统计的心率区间范围数据,得出最终的估算恢复时间。根据恢复时间数据,可以有规划的完成日常的训练。

高阶数据,精通

PTE,Garmin平台里分为有氧TE和无氧TE。TE是英文Training Effect的缩写,PTE即为Peak Training Effect缩写,意为峰值训练效果。PTE主要反应运动中身体承受的的压力,也代表努力程度和训练效果。

Garmin的无氧TE为无氧训练效果,通过测量心率和速度(或功率),以确定极高强度训练的益处。 重复的高强度时间间隔(10 至 120 秒)训练,比如间歇跑训练,会对您的无氧能力产生特别有益的影响,因此带来更高的无氧训练效果。

有氧TE主要是通过心率数值来测量有氧健身运动的累计强度,并指出训练是否对您的健身水平有保持或改善的效果。 中等强度的稳定训练或涉及较长时间间隔(180 秒以上)的训练会对您的有氧代谢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产生有氧训练效果。

一般情况下TE划分为5个分区,分值从0-5,分别对应状态为无作用、微小作用、保持、有所提高、大幅提高、过度。

EPOC,是英文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的缩写,指的是运动后过量消耗数值。这一数据是SUUNTO平台的独有数据,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在运动后身体需要消耗的额外氧气量,它的单位是mL/kg。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运动结束后身体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但是身体所消耗的氧气量依然要比运动前高。这部分相对于安静状态下额外消耗的氧气量称之为EPOC。不过这个数值对于普通跑者而言意义不大,对于精英选手可以通过这一数值了解身体在运动后的耗氧量,以此掌握训练的表现。

估计VO2,SUUNTO平台的数据。指的是跑动中平均的摄氧量估算,是更接近路跑中的身体的实际摄氧量,并不是我们常说的VO2MAX最大摄氧量。估计VO2的单位为毫升/千克/分钟,数值主要反映运动中平均的强度,数值越高,越接近最大摄氧量(普通人一般30-60,职业选手可达80左右),则平均强度越大。

我们常说的VO2MAX最大摄氧量指的则是高强度耐力运动中最大的耗氧率,这一数据主要反映我们的心肺表现。VO2MAX数值越大代表个人有氧作业能量及心肺耐力越强。VO2MAX的数值一般可以随着训练而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目前最大摄氧量的世界纪录由挪威人Oskar Svendsen保持,当年年仅18岁的Svendsen在最大摄氧量测试中,创下了惊人的97.5ml/kg/min世界纪录。附上目前世界上VO2MAX数值的排名,供大家参考。http://www.topendsports.com/testing/records/vo2max.htm

垂直比,这是Garmin平台上的独有数据,垂直比反映跑步的效率,数值越小,效率越高。垂直比(Vertical Ratio,VR)是垂直振幅与距离的比例。高手一般在6%左右,普通跑者8%左右,如果到10%以上,就要注意改进了。通过调整垂直振幅来实现更好的垂直比,从而达到更出色的跑步姿态。

这里涉及到的另一个数据名词叫垂直振幅,简单点说就是跑步过程中身体重点上下起伏的幅度。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我们跑步过程中双脚频繁的落下与抬起,身体自然也会随之上下浮动。这个浮动的数值就是垂直振幅。

综合以上,如果要实现更好的跑步姿态就要尽可能的缩小垂直振幅数值,从而才能在不断增加的距离里实现较小的垂直比。

触地时间,指的是跑步中我们每跑一步脚底接触地面的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目前顶级的精英选手触地时间约为162毫秒,而普通跑者的这一数据基本在220毫秒以上。越短的触地时间代表着更出色的跑步姿态和跑步能力。如果你的触地时间较长,则要考虑改善跑步姿态,调整步频等等。

触地平衡,同样也是Garmin平台的独有数据,通常我们认为对称步态是发挥最佳水平和避免受伤的最理想方式。 触地平衡以左48%、右52%的形式呈现,所代表的意义为跑步中右腿的落地要强于左腿。触地平衡反映跑步中双腿动作的对称性,偏离50%越多,对称性越差,受伤风险越高。

了解这些小数据,之后就可以慢慢将手表功能最大化,实现100%的手表性能啦。还有千万别再把运动手表当电子表戴咯。

本文的部分数据解释来自于Jason徐提供。

点击图片进入2017爱燃烧年终评选专题页面投票

您需要才能回复
  1. 4f8119a7964dcaaf31516fa587128bec
    汉子杰可Lv.15
    2017-12-28 11:02:42
    有些个数据功能不用松脱自己的心率带好像是无法提供的

    回应

  2. 2ccc758747c0121fdd72c3af6a22f944
    ShayneLv.9
    2017-12-28 14:16:46
    配合佳明的小黄豆,也可以实现基本全部的功能,可惜支持的表款型并不多。

    回应

  3. 4700e38a54697c3da942c3ae69bdbb61
    angoengLv.7
    2017-12-28 21:36:25
    建议配合徐国峰的《你可以跑得更快》这本书来理解高阶跑步数据,并指导相对应的改进和训练。

    回应

  4. C61f9bf89aed6a7d89322d8ef6cf4034
    吉祥的狮子Lv.4
    2017-12-29 08:42:38
    。 触地平衡以左48%、右52%的形式呈现,所代表的意义为跑步中右腿的落地要强于左腿。 那是右腿比左腿厉害?讲反了吧?

    回应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