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拉松跑圈子里,口口相传着一堵神秘的墙,它很少困扰到参加半程马拉松或更短距离比赛的选手。但是在全程马拉松里,它却很常见。这是为什么呢?趁大家刚刚完赛意犹未尽之际,相信这篇讲述全程马拉松中撞墙问题的文章,能引起不少跑友的共鸣。
数学模型可以帮助跑者更好地确定自己的马拉松配速。真的么?
在马拉松跑圈子里,口口相传着一堵神秘的墙,一旦撞上它,选手的速度将大幅下降,直到终点。它很少困扰到参加半程马拉松或更短距离比赛的选手。然而,在全程马拉松里,它却很常见,几乎难以避免,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目前流行的理论,之所以撞墙是因为选手耗尽自身储备的糖原——用于肌肉供能一种碳水化合物。对于短距离比赛来说,身体的糖原储备是足够的,但参加全程马拉松的话,糖原的储量很可能就不够了,特别是选手的目标配速比较激进的话,能量消耗得会更快。
这一解释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在实际马拉松比赛中,有的选手早早撞墙,有些选手全程都不会撞墙,即使在后者之中,选手之间的配速也不尽相同,有人快有人慢。显然,在不同的人之间,糖原储备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那么,在马拉松比赛中,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体内糖原消耗呢?如何才能事先预测个体的能量消耗速率,并且以此为基础来规划马拉松配速以尽可能避免撞墙?
几年前,麻省理工学院的本杰明·拉波特也遇到了上面几个问题,并且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来试图找出答案。他发现,在比赛中,决定选手在其糖原耗尽之前保持一定速度跑完一段距离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最大携氧能力”(也称VO2MAX)、跑者腿部肌肉和身体其他部位肌肉比、以及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储量。
-跑者的最大携氧能力越强,在糖原储备充分的情况下,就能以更高的速度完成42.195km的全程。
-跑者腿部肌肉所占比例约大,他所消耗的能量效率就越高,因为身体其他部位的重量越小消耗的能量越少。而且腿部肌肉也是储备肌糖原的地方,肌肉越多储能越多。
-跑者本身存储的糖原越多,其有氧耐力就越强。训练能够提高跑者自身储备糖原的能力。通过淀粉饥饿法在赛前摄取碳水化合物能够充分发掘跑者已有的糖原储备能力。
根据上述几条基础原理,拉波特提出的公式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比如,它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匀速跑完全程才是避免撞墙最好的策略。如果速度忽快忽慢的话,会加速糖原的消耗。还有一点,理论上来讲,有些人并不需要在赛前额外摄取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他们平时已经锻炼出足够的糖原储备以支持整个全程马拉松的消耗,赛前摄入再多的碳水化合物也派不上用场。拉波特的模型同样可以用来计算某个特定跑者需要额外摄入多少能量,并且用什么配速,才能确保他在到达终点之前不会撞墙。
听起来很不错是吧。但是,这个理论实践起来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计算时,你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最大携氧量数据,腿部肌肉比,以及肌糖原和肝糖原储量。对于普通跑者来说,恐怕其中任何一项都不清楚,即使想搞清楚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更多有关VO2MAX,参见iranshao的文章:
很多人都认为,马拉松成绩可以通过选手10公里的成绩相对准确地进行预估。任何经过训练的跑者在10公里级别的赛事中,都不会耗尽糖原,但是如果在全程马拉松时则会耗尽糖原.这种估计显然不太靠谱。
如果说有什么指标能反映身体机能的话,那就是“体感”。这种体感,或者说选手维持特定配速进行奔跑时感到的辛苦程度,综合反映了所有运动生理学涉及到的指标,包括糖原储备、补水、核心体温、乳酸堆积、肌肉力量等等。没有哪个具体指标能比“体感”更可靠。这个方式并不完美,但随着跑者经验的积累,对自身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准确,特别是和某些通过单一指标建立的模拟公式相比来说。
这并不是说拉波特的模型一无是处。他的模型当然可以做出不错的预测,但这取代不了“体感”的重要性。首先,“体感”能够让跑者在比赛过程中全程随时掌控自己的状态。如果根据通过模型计算出的过于乐观的配速参赛,它可不会告诉你如果提前撞墙了应该怎么办。其次,正是“体感”让你在撞墙后减速,这种感觉和减速幅度因人而异。对成绩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糖原消耗和疲劳程度的关系并不很明确,但“感觉累了”半分之百就是累了,这点很明确。甚至在你还没意识到的情况下,自己的速度已经慢下来了,但你并没因此感到轻松。
原文链接:http://running.competitor.com/2013/10/training/the-wall-is-predictable-for-some-runners_16065?utm_campaign=newsletter_rundown&utm_medium=email&utm_content=2013-10-02
图片来自:www.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