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赛的每支参赛队伍由10人组成,其中至少包含1名女队员,外籍选手不能超过2名。为了压缩参赛时间,同一支队分成了A、B两组,在组间同时进行接力,最后加和计算总成绩进行排名。
最后,高校组的冠军由复旦大学队以10:24:05夺得,亚军由交通大学跑虫俱乐部夺得(10:43:23),上海大学疯狂马拉松位列第三(10:47:43)。
浙江爱跑者联盟、沪跑俱乐部和老友会分别以9:41:13、9:41:44 和10:03:41 的成绩获得城市俱乐部组的前三名。
这次百英里接力的奖牌的出彩之处在于,如果将参赛队伍完赛的十块奖牌拼接在一起后,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形状,象征着团队合作、荣誉共享的精神内涵。
百英里VS京沪地区高校接力赛
这里的讨论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提到的比赛除开北大5+2和光明乐跑3+1我没有机会参加,还有百英里只是担任志愿者之外,剩下的比赛我都有参赛的经历。
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将要提到的比赛:
上海和北京的最大特点无疑就是高校众多,而且似乎帝都的清华北大和魔都的复旦交大,他们之间相爱相杀的传统源远流长。
先说上海的两个接力赛。在每年的5月初,上海交通大学跑虫俱乐部主办的的交大校园跑邀请赛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校园赛事,每支队伍由4人组成,每人完成5.4公里。在今年的5月1日将迎来第六届的接力赛。
复旦大学跑步爱好者协会主办的江湾半程马拉松接力赛起初是以MIT的校园跑为学习对象而创立的比赛,迄今已举办了四届,一般在每年冬天的11月中下旬或12月初进行,2015年的赛制是4*5.28公里。一般情况下,上交和复旦都参与对方主办的比赛。
参加这两个比赛的体验大概就是冰火两重天吧。
再把眼光转向北京,由北京大学跑步爱好者协会主办的5+2半程马拉松接力赛一般在4月中旬进行,至今已经举办了九届,所谓的“5+2”也就是5男2女,每人需要跑3公里,清华大学从2010年开始蝉联了四届冠军。这不得归功于清华大学对体育的重视,由在校普通生组成的清华大学中长跑二队的实力不容小觑。
不过北大的校园跑在场面上似乎没有上海高校那么好看,没有大横幅也没有拱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北京高校在举办大型赛事上总是先行一步。5+2半程接力在起初就是为了相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举办的,通过百度还能找到活动的策划书。
光明网主办的光明乐跑半程马拉松接力截至至今已举办了两届,赛制是3+1,3位男运动员和1位女运动员总共需要完成20公里的比赛。
由耐克公司主办的耐克高校精英挑战赛——环未名湖接力赛也在北大校园举办,它的赛制几经更迭,但基本上每一棒不会少于6公里,今年的接力赛决赛将会在浙江温岭举行,由耐克赞助的中国八大高校的3男3女运动员代表将完成每棒8公里的接力。
仅从在上海、北京地区来看,这次的百英里接力赛在国内同类型的赛事中,要求每棒完成的距离无疑是最长的。所以说,从距离上来看,百英里是目前为止最接近“箱根”的比赛。
放眼这些接力赛,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比赛的资金支持力度越高,赛事的水准也会相应提高。学生社团主办的比赛,往往历史相对悠久一些,同时也更重视荣誉,捍卫主场是每个学校的跑步俱乐部最在意的。
对于学校社团的比赛组织者来说,大学时候磕磕碰碰办好了一次比赛,可能会是一生中最深刻的回忆吧。百英里接力赛的组织者Dolphi就是上交的校友,现在是上海业余跑界的顶尖高手之一。
笑容灿烂的Dolphi(右)
在盗匪灿烂的笑容背后,我们不禁会去思考,为什么箱根如此吸引国人呢?我们在制造真正的中国箱根的路上又要走多久呢?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