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比赛前,我们回顾了奥运马拉松传奇小女子罗莎莫塔(Rosa Mota),这次再说说男子风云人物。
空前绝后
在奥运会男子马拉松的长达120年历史上,拿过多枚奖牌的选手仅有6人——只比32年历史的女子项目多两个,他们也是每人各得两枚。
其中有两人拿的都是金牌,他们是:
埃塞俄比亚的比基拉(Abebe Bikila)——1960年罗马(赤脚跑),1964年东京;
东德的西尔品斯基(Waldemar Cierpinski)——1976年蒙特利尔,1980年莫斯科。
必须说明的是,后者的成绩有污点——基于一个众所周知的史实:1968至1988年间,东德政府让可能多达上万名田径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这个“体育强国”根本就是用兴奋剂打出来的。
此外,1990年代末在东德秘密警察Stasi莱比锡总部发现的该国田径研究档案显示,西尔品斯基也在嗑药的名单上。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田联没有取消他的成绩,着实令人费解。
假如此人的成绩被取消,美国运动员肖特(Frank Shorter)将取而代之,获得两枚金牌:这位慕尼黑奥运会马拉松冠军,1976年在蒙特利尔奥运会就是败给西尔品斯基,屈居马拉松亚军的。
但即便1976年的奥运金牌被判给肖特,就成就而言,比基拉无疑仍是奥运史上最杰出的马拉松选手:
他两次奥运会夺冠时都打破世界纪录:2:15:16和2:12:11,前者还是在多为鹅卵石路面的罗马,用光着脚跑出来的(肖特也很厉害,两届成绩分别为2:12:19和2:10:45,但均未刷新纪录)。
不过,假如我们评选的是“奥运史上最伟大的长跑选手”,答案就变得很明确:非埃米尔·扎托佩克(Emil Zátopek)莫属。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这位和左拉同名的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员,名副其实地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人——
囊括5000、10000米和马拉松三大长跑项目冠军;
同时打破这三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
那场马拉松是他的第一次;
前后时间跨度仅为8天。
有能力在同一届奥运会入围三大长跑项目、又能表现出色的人,除了扎托佩克之外,只有比他晚一个世代的“芬兰飞人”维伦(Lasse Virén)。
后者蝉联1972年慕尼黑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5000、1万米双料冠军,1976年还跑了奥运马拉松,“仅获”第五名。
当今的长跑运动员已经不可能这样参赛,他们只能选择要么兼项5000和10000米,譬如英国巨星莫法拉(Mo Farah);要么兼项万米和马拉松,例如“美国一哥”拉普(Galen Rupp)。
原因在于,三大项目中有两个赛程相距太近,不够时间恢复:里约奥运会男子5000米决赛的第二天,就是马拉松;女子万米决赛和马拉松中间也只隔一天——8月12日和14日。
奇迹的诞生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扎托佩克是不顾医生的反对参加的——两个月前,他刚刚扁桃腺发炎。
他的第一场比赛是7月20日的万米决赛。追上领先者之后,他就没有让任何人超过自己,而且将对手一个个甩开,以领先第二名100米、将近16秒的巨大优势获胜,创造29分17秒的奥运会纪录。
接下来是7月22日的5000米预赛。扎托佩克等闲视之,只求出线。比赛过程中,他居然不时和其他选手聊天,结果仍以14分26秒、小组第三的成绩进入决赛。
顺便说明下:扎托佩克通晓9种语言(一说6种),平时喜欢与人闲聊、交往,据说他在一场比赛中结交的朋友,比大多数同行在一场派对上结识的还要多。
两天后的决赛,扎托佩克却是全力以赴,志在必得。他率先进入最后一圈,但中途一度掉到第四的位置。超越他的对手之一,是两年后在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突破一英里4分大关时为他当兔子的英国人查特威(Chris Chataway,下图最左摔倒者)。
在观众“Za-to-pek!Za-to-pek!”的齐声呐喊中,这个“捷克火车头”本已痛苦的表情变得狰狞可怖,他发疯般地冲刺,以不到1秒的优势险胜,再创一项奥运会纪录(14分06秒)。
7月27日举行的马拉松比赛,是扎托佩克的人生首马——参赛是他最后一分钟的临时决定。但对于这个拼命三郎来说,缺乏经验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的解决办法是,在起跑线找到赛前最被看好的英国人皮特斯(Jim Peters),此后就一直跟他跑。
这位英国眼科医生是当时马拉松跑最快的人,一个月前刚把世界纪录从2:25:39缩短到2:20:42。在赫尔辛基他一上来就跑得飞快,要跟上他谈何容易。
扎托佩克却毫无压力地一路跟跑到15公里左右,然后问皮特斯:“Jim,这个节奏是不是太快了?”
“不,还不够快。”英国人开玩笑说,其实他已经觉得累了。扎托佩克居然信以为真,马上开始加速!皮特斯只能目送他远去。
最后10公里扎托佩克一马当先,而且还有力气与乘车跟随报道的记者、沿途观众和警察聊天。当他冲进奥运主体育馆时,观众有节奏地齐声高呼:“Za-to-pek!Za-to-pek!”
最终他比第二名早两分半钟撞线,2:23:03的成绩又破一项奥运会纪录。
全场观众欢声雷动;牙买加4x400米接力队把他抬到肩上,绕场一周。“Za-to-pek!”的欢呼声响彻整个体育馆,成为那届奥运会的非正式口号。
“赛后一整个星期我没法走路,这就是那场比赛让我付出的代价。但这是我所知道的最令人愉快的一种筋疲力竭。”日后他回忆说。
此前一届伦敦奥运会,扎托佩克斩获5000米银牌和10000米金牌。从1948到1954年,他万米比赛空前绝后地38连胜,仅1949一年就达11场。
在17年比赛生涯中,他创造18项世界纪录,距离从5000米到30公里,也是万米进29分、20公里进1小时的全球第一人。班尼斯特曾评价,扎托佩克是“战后世界最伟大的运动员”。
传奇人生
1922年9月19日,扎托佩克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北部城市科普日夫尼采(Koprivnice),父亲是个木匠;他是家里八个孩子中的老七。
16岁那年,扎托佩克进兹林(Zlin)市的Bata鞋厂打工。1940年,这家厂赞助一场1500米比赛,厂里很严厉的体育教练指定他和另外三个男孩参加。
“我抗议说,自己身体虚弱,不适合跑步。但教练让我去作体检,医生说我身体很好,于是我只好去跑。一旦开跑,我就觉得自己想赢,不过只拿了第二。事情就是这样开始的。”他后来如此回忆。
从此他对跑步产生兴趣,加入当地田径俱乐部,按照他从书刊中学来的芬兰奥运长跑名将帕沃努米(Paavo Nurmi)的方法训练。
二战临近尾声时,他被征召入伍,但继续苦练不缀,经常在夜晚穿着作战靴、打手电筒训练。
有时他会在浴缸里练原地跑步,有时两脚各负重两公斤,练习长时间骑行。他训练肺活量的办法,是屏住呼吸跑出尽可能远,有一次竟因此昏厥。
1944年,他打破2000、3000和5000米捷克纪录,入选国家队参加1946年欧洲锦标赛。在比赛中他5000米虽然仅获第五,却以14:25.8的成绩将自己保持的国家纪录大幅缩短将近25秒。
同年盟军在柏林举办运动会,扎托佩克长途骑车364公里前去参加,结果夺得第一。
第二年他两次打破万米世界纪录,开始跻身世界顶尖高手行列。
扎托佩克跑步实力超群,跑姿却非常笨拙难看:身子上下起伏,脑袋左右摇摆,摇摇晃晃,而且总是一脸痛苦。
有人形容他的跑法仿佛脖子上套着绳圈,或者胸口插着一把刀在跑,分分钟可能倒地身亡;《Sport》杂志称他是“一个毫无跑姿可言的疯子”(a formless madman)。美国田径教练Larry Snyder则指出:“他的跑法都是错的,可他就是能赢。”
对此扎托佩克的回应是:“我才能有限,没办法一边跑一边微笑。”
扎托佩克对跑步训练也作过巨大贡献:间歇跑就是他发明的,这大概就是他功力如此高强的秘诀。
他曾这样说:“年轻时我跑得很慢。我认为自己必须通过快跑来学会如何跑得快,于是我就跑20次百米快跑,再慢慢跑回来。人们说:‘Emil,你疯了,你练的是短跑选手的跑法。’
“我干嘛要练习慢跑呢?我早就知道如何跑慢,只想学会跑快。大家都说:‘Emil,你是个傻瓜!’但当我第一次赢得欧锦赛时,他们又说:‘Emil,你是天才!’”
他最虐的间歇训练法,是跑100个全速400米——将近一个马拉松的距离!
1956年,扎托佩克远赴墨尔本,第三次征战奥运会。这次他只参加马拉松
1958年,36岁的扎托佩克正式退役。
金牌姻缘
1948年伦敦奥运会,扎托佩克不仅到手一金一银,而且收获了终生至爱:奥运会结束后不久,他便和捷克标枪选手达娜因格夫娃(Dana Ingrova)完婚。
巧合的是,夫妻俩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据夫人后来向CNN透露,他是这样向她求婚的:“既然咱俩都出生在同一天,那咱们有没有可能也在同一天结婚?”
于是,大喜日子就定在他们共同的26岁生日——1948年9月19日。
四年后,就在扎托佩克于赫尔辛基奥运会5000米夺冠的同一天,达娜也夺得女子标枪金牌,为捷克在这一项目的优势奠定基础。
“我认识他时,所有这些奖励都还没有。他总是说我们结婚结对了,因为他是在婚后才赢得那些奖牌的。”达娜回忆说。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扎托佩克还差一点就去不成。
得知捷克接力选手Stanislav Jungwirth没有入选奥运国家队、只因他父亲是政治犯之后,扎托佩克宣布:“如果他去不了,我也不去!”捷共当局不为所动,他果真就留在布拉格。
据一位捷克记者回忆,他随团抵达赫尔辛基时,发现有上万芬兰人正在机场等待迎接扎托佩克。两天后,当局服软了,扎托佩克和Jungwirth同机离开。“当时全捷克只有扎托佩克一个人可以这样,连我们总统都做不到。”那位记者感慨道。
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扎托佩克因为抨击苏联、支持“布拉格之春”的杜布切克(下图左二)政府而备受打压,翌年被剥夺上校军衔、开除出捷共,还被发配去扫大街。
令当局尴尬的是,人们一旦认出他,就会纷纷出来帮他扫马路、倒垃圾,政府只好让他恢复原职。他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体育部阅读外国报刊,为捷克教练搜集资料。
1968年,澳大利亚长跑名将克拉克(Ron Clarke)来到捷克,拜访这位比自己大15岁的前辈。
克拉克是1960年代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之一,曾创造17项世界纪录,可惜参加大赛运气一直欠佳,从未获胜。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他因为不适应高原而跑砸,仅获5000第五、万米第六。
扎托佩克到布拉格机场为克拉克送行时,交给他一只礼品包装的小盒子,说:“这不是出于友谊,而是因为你配得上它。”
飞机起飞后,克拉克走进洗手间,不受打扰地打开那个盒子,“里面是Emil的奥运会万米金牌,上面刻着我的名字和那天的日期!我坐在马桶上哭了。”后来他回忆说。
如此珍贵的纪念品,扎托佩克竟舍得送人。事实上,据好友Anna Hodacova透露,他家中没有任何奖杯或奖章——他把它们都送人了,包括朋友,粉丝甚至只有一面之交的路人。
到了1970年代,扎托佩克已经很少跑步,只是每天和妻子一起慢跑去上班。
“有时我会想跑步,但我的身体告诉我,它已经50岁了,于是我就选择了轻巧的方式。我们欧洲人不再认为自己有时间徒步前往各处。我们的孩子们哪怕只需要去1公里外的地方,都会坐公交车。”据《纽约时报》报道,他曾如此感慨。
尽管如此,1994年布拉格马拉松首次举办时,扎托佩克亲自为它设计路线,确保赛道途经该市所有主要景点,充分展示这座中欧名城的精致建筑和丰富历史。
1975年,扎托佩克成为首位获颁联合国顾拜旦奖章的捷克人,理由是他对公平竞赛的推动。
1998年,他被捷克总统哈维尔(Vaclav Havel)授予扎“白狮”国家荣誉勋章,1999年又被高票评为该国“世纪奥运冠军”。
可能因为年轻时练得太拼,扎托佩克晚年健康不佳。2000年10月30日,扎托佩克因中风住进布拉格军医院,11月22日不治去世,终年78岁。
他夫人至今仍健在(下图是她出席“扎托佩克”号列车命名仪式),他们膝下没有子女。
2002年10月,一尊扎托佩克铜像被树立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花园。享有这一殊荣的只有四人,另外三人是:顾拜旦,努米和克罗地亚篮球明星Drazen Petrovic。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