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系列赛每年在这个星球上最荒凉的4个地方进行:埃及的撒哈拉沙漠,智利的阿卡塔玛,中国的新疆和南极洲。赛程均为7天250KM。
赛事的难度既不在于里程,也不完全在于地貌和气候。而在于全程自补给和多日赛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自补给意味着组委会只提供起点到终点的交通,每日住宿的帐篷,比赛中与比赛后每日6L水,每日有限供应的热水,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除此之外,7天赛事的所有物资都依赖于身上那个或大或小的包。对物资的合理规划成为比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需求和重量之间进行平衡?
比赛规定了32项必需装备,这些是保证选手完赛的全部“家当”,这些必需装备选手们都是如何选择的呢?使用情况如何?赛后再来回顾这些装备的使用和选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背包:从酒店前往赛场时只带一只参赛包,剩下所有行李都留在酒店。大部分选手包的容量在20-30L之间,也有少量选手带45L甚至60L的背包。重量一般在9-10kg。低于8kg的属于较轻的重量,重于10kg的属于较重的重量。而本次比赛最重的包为15.8kg,最轻的为5.8kg。韩国,新加坡选手用OSPREY较多,欧美和中国选手选择RAIDLIGHT较多,还有不少欧美选手选择OMM和SALOMON。
睡袋:需要体积小,重量轻。但0度保暖还是非常必要的。在山区的晚上异常寒冷。有2个晚上燃烧君身边的香港志愿者由于睡袋太薄,将所有衣服穿在身上钻进睡袋也冷的无法入睡。
头灯:由于新疆日照极长,每天晚上11点才天黑。因此头灯主要是部分选手用于长赛段(75km)的夜间比赛和平时早起,半夜找东西,去洗手间用。
指南针:有备无患,但是我没见有人用过,组委会一直有越野车在各赛段之间巡逻,路标25m就有一个,而且还有志愿者在后边扫尾进行保障,除非故意否则不太可能迷路。
别针:固定号码簿和比赛徽标用的。
瑞士军刀:带个小的就够用,用途自由想象,我曾经看到一位国外的参赛选手用瑞士军刀将矿泉水瓶截成2段,把底部的部分当做咖啡杯用。
救生哨:求生必备
镜子:求生必备,靠反光引起注意。
太空毯:紧急保暖用的,很多选手在最冷的第五天都使用了太空毯,但个人觉得如果在运动中保暖没一次性雨衣好用。
防晒霜:不涂肯定会脱皮。
唇膏防晒霜:建议使用。
膏药:贴在肩膀,腰部防止包把皮肤磨破,贴在脚底或脚趾间可以防止水泡的产生。
医药包:根据个人情况带点阿司匹林,治拉肚子的药或者胃药。不过赛事有非常完善的医疗团队,7名美国医生加当地的120团队,能应付各类急救问题。
洗手液:在一个用水珍贵的地方,洗手液对保持个人饮食卫生非常重要。
卫生纸,湿纸巾:在水很少的情况下,每天个人卫生的清洁基本就靠2,3张湿纸巾了。
闪烁指示灯:黑暗中提示位置用。
医用绷带:紧急情况固定用。
防风夹克:保暖外套选择是件很难的事。皮肤风衣的保暖性不足,冲锋衣又太过厚重。如何平衡重量与保暖性,每个选手都有自己的选择。风雨和疲倦更能让身体失温,即使带了羽绒服或是抓绒也要考虑外套的防风防雨性能。高效轻便的软壳或是防水的轻量外套是不错的选择。本次赛事中最低温度低于5度,不少选手最后穿上了羽绒服。也有人将可拆卸睡袋穿在身上,似乎也是一个物尽其用的保暖解决方案。
运动裤:各大压缩衣品牌都出现了,CWX,2XU居多,也有不少选手选择SKINS , SALOMON。
T-shirt和上衣: 约1/4选手选择了压缩衣。
越野鞋:Salomon占主流, S-lab 5又是其中选择最多的型号。美国选手选择Brooks的也很多,也有选手穿了Nike 的 Lunar出现的。冠军选择的是NB,也是他的赞助商之一。本次比赛线路难度不高,没有大量崎岖路段,因此一些偏重竞速的越野鞋甚至ASICS和NB这类的公路跑鞋该款的越野鞋都会略占优势。
袜子:最值得认真选择的装备之一。多日赛大部分选手都出现了水泡,选择舒适,柔软的袜子能够大大降低减缓这种情况。选择五指袜的选手居多,其次不少选手选择了专业户外品牌的袜子。每天早上最重要的出发准备也集中在对脚部的保护。涂凡士林,用胶布缠裹脚趾,用肌肉贴贴在脚跟,足弓等位置是常见的做法。
帽子:空顶帽和沙漠帽(在帽子后边有一块防晒的布)各占约一半。OR,2XU 居多,也有不少人选择Salomon。
保暖帽,保暖手套:只有长赛段后期有人拿出来用。其他赛段几乎没有用到。
墨镜:强烈的日照和超长时间的白天都让墨镜成为极重要的装备。这也是大部分男性选手主要的炫酷装备。而其中最著名的一副莫过于冠军无时无刻不戴着的这副绿框墨镜。
袖标:比赛要求选手在自己所有的参赛服上缝制极地长征组委会的标志和本国国旗。
食品:这个太复杂了,是最重要的一项装备,而且重量一般占到装备总重量的1/3甚至1/2。燃烧君准备下一篇单独来分析。
餐具:组委会标配的塑料餐具最好用,重量轻而且集成了勺子,叉子和刀子。基本可以对付所有食物了。
盐丸:电解质,盐丸类。选择泡腾片和盐丸的选手差不多,但是大部分选手对盐丸没有直接吞咽,而是装在水里。也许长距离赛事更需要稳定补充,而不是追求少量时间的节省吧。
水袋,水壶:选择前置水壶的选手非常多。一方面为了节约背包的空间,一方面也便于前后配重吧。更有助于重心的稳定。
燃烧速览:
本次极地长征中国站的比赛有一项针对选手的研究,是由斯坦福大学联合另外2所大学联合进行的项目。研究血液中盐的含量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参与此项研究的选手每天比赛时会在第1,3补给点和终点测量相关数据。包括体重,抽少量指尖血,同时结合选手的成绩,背包重量等参数进行分析。也许不久之后对于比赛中电解质的补给就能较为精确的定量补给了。而不会出现电解质严重不足或是紊乱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