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只要配速够快 焦虑就追不上你

对于跑者来说,越快,越坚强。

我们在生活中,究竟有多少焦虑呢?

很多跑者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就已经开始感到无比焦虑了。作为跑者的核心人群,大部分跑者都是人到中年,绝大多数的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一分不少,为了承担这一切他们既不敢像年轻人那样任性辞职,也不能像退休老人那样随性安逸,与之所带来的压力,似乎比一场全马的35km处更磨难。

把心境变为无

《七龙珠》中孙悟空第一次到天界修炼时,神教会他的一句话:“把心境变为无。”

除了跑团集训或结伴拉lsd,大部分情况下跑者都在独自奔跑。从清晨起床与家人相处,到公司同事的“塑料友谊”,对于快节奏的成年人生活来说,单独跑步是每天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是一个现实社会中格外珍贵的时间段,此刻的跑者可能才真正属于自己。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思考也可以彻底放空,里程越长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就越久远。不论是欣赏风景还是感知自己,这段放空确实能让我们把一整天的压力宣泄下来。

让自己更专注

放松心态不等于整个跑步变的松垮,否则我们为什么不漫无目的走在空旷的街呢?

与足球篮球这些每个回合都充满变数的运动不同,跑步这项运动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动作,过程中我们注意自己的配速节奏、呼吸步幅,周而复始的“机械化”,让我们整个精神都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这份专注的养成,也为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带来效率提升,通过跑步使自己成为更专注的人。

将跑化作喧嚣

很多电影中,都习惯将跑步作为角色宣泄情绪的桥段。当然我们不是要求所有跑者都能像阿甘那样跑上大半年,但相比我们坐在办公桌前唉声叹气不断在负能量里陷入逻辑闭环,直接将身体的压力和疲惫用奔跑的方式来宣泄更为理性也更为值得。

当然很多人也会选择其他方式来宣泄,比如喝酒、旅行、但相比之下跑步比前者更健康,比后者也来得更加容易更具性价比。

多巴胺与内心

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的鸡汤都是耍流氓。

通过跑步,我们的身体能够分泌内啡肽与多巴胺。内啡肽分泌能够有效减少痛苦,让我们感受更加愉悦;多巴胺则会让我们感受到兴奋刺激。此外,跑步习惯的养成,也为我们血液向海马体和大脑的供应量提供保证,这两部分对记忆和学习能力有着决定性因素。

此外,长期跑步也磨砺着我们的内心。跑步本身是一件枯燥的运动,起初跑三五公里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持续增加历程、维持规律的训练时间,并不是谁都能做到,这期间跑者还要做好心理准备面对伤病侵袭。而在经历伤病、训练重塑的过程,心理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相比于专业运动员的心理医生团队,大部分跑者从训练到比赛,心里建设完全靠自己,这份坚韧的养成,让跑者们的生活态度更加坚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处,也会用跑步训练的逻辑逐渐化解。只要我们配速越来越快,烦恼焦虑就追不上我们。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