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跑快跑慢怎么算?心率训练全解析(一)——“小马过河”的跑步强度

近两年,马拉松火了,跑步的人也多了。不少新跑友纷纷把目标锁定在完成一次半程、乃至全程马拉松,各种训练计划纷纷出炉。不过,制定出训练计划只是一个开始,计划中出现的各种黑话让不少马拉松新手感到无所适从。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轻松跑?什么又是节奏跑、乳酸门槛跑?新手如何避免陷入这些令人迷惑的名词里?

我们首先从各种训练计划都绕不开的“训练强度”谈起。

“小马过河”的跑步强度

谈起跑步强度,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速度,显然,跑得越快感觉越累,强度越高。但每个跑者的身体素质、年纪、跑龄各不相同,对速度的认知也不一样。

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对于今年刚刚在柏林创造了新的马拉松世界纪录的 Dennis Kimetto 来说,连跑42公里都能按不到3分钟的配速完成,让他用4分钟每公里的配速显然属于轻松跑,而让我用这个速度去跑的话,5公里都坚持不下来……

即使是马拉松成绩接近的跑者之间,训练习惯和比赛策略的不同也会导致他们对强度的认知产生不小的差距。

因此,尽管配速的概念对跑友来说很熟悉,但就像故事里讲的“小马过河”一样,相同的速度给每个人带来的感受各不相同,并不适合来指导平时的训练。

理想的训练指导标准应该结合每跑者独特的自身情况,既能达到训练目的,又能避免超出身体承受的范围而受伤。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运动生理学的进步,进入数字时代,普通的业余跑步爱好者能够借助高科技装备实现科学专业训练方法。

数字时代的跑者

对训练强度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谈谈如何控制自己的训练强度

随着现代运动科学的发展,为了让跑步选手更好的训练,运动科学家们把运动员的身体指标研究了个遍。他们在不差钱的体育实验室里研制出了各种高大上的设备,在运动员身上布满传感器,甚至在运动员跑步的途中抽血化验,来检测其心率、最大摄氧量和乳酸代谢等数值。

这些来自身体内部的信号虽然能够忠实反映选手的运动强度,不过绝大多数指标测量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除了唯一的例外——心率。

拜最新的电子技术所赐,现在,对心率的监测通过各种运动手表就可以实现,这也成了普通跑友最简便易行的指导自身训练的最佳途径。

因此,心率训练成为不少跑友在入门后面对的第一个进阶问题。

在接下来心率训练全解析系列的第二篇,我们将从心率区间入手,从实战出发解读跑友们在心率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