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17年里,Nike所主导的那场“破二”挑战无疑是一整年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体育营销事件了,在这个没有奥运会和世界杯的间歇年,Nike用一场挑战人类极限的行动,成功地让所有人都记住了基普乔格在蒙扎那遗憾而又鼓舞人心的两小时二十五秒。如果说“破二”是激发起人们参与运动的热情,那么之后又该做什么呢?昨天,Nike在上海召开了一场全新跑鞋产品的发布会,在这场罕见的腊月新品发布中,我们也许能够找到答案。
这款名为Nike Epic React Flyknit的跑鞋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是一款独立的新品,早在去年8月,这项名为“REACT”的中底新科技便低调亮相,并被首先应用于去年Nike的两款篮球鞋上。时隔将近半年,Nike又再次隆重地推出了应用了这项全新科技的跑鞋产品,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来自Nike跑鞋类产品的创新总监Ernest Kim负责向所有人介绍这款全新定位的跑鞋,他也是Nike昔日辉煌的LunarGlide系列跑鞋的主导者,而巧合的是此次推出的Epic React正是被认为是LunarGlide以及LunarEpic系列产品的接班人。
众所周知,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跑步逐渐成为运动消费的热门,跑鞋产品也成为所有运动品牌角逐的焦点。对于一双跑鞋来说至关重要的中底科技很大程度决定了这场对决的最终胜负,因此几乎所有的运动品牌都不遗余力地投入研发,以期出现一款能够击败所有对手的革命性产品。
平心而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Nike在这场中底科技的角逐中并非处在一个领先者的角色,我们印象中Nike最近的一次中底材料的革新已经需要追溯到10年前,Lunarlon材料第一次亮相的时候了。十年磨一剑,从Lunarlon到REACT,Nike这一次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
发布会开始之前,Nike率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张“天马行空”的跑鞋概念图也许能够完美诠释Epic React Flyknit的性能,图中各种夸张材料所代表的正是REACT所拥有的柔软(SOFT)、回弹(ENERGY RETURN)、轻盈(LIGHTWEIGHT)、耐久(DURABILTY),而这也正是Nike对于REACT科技最为自信的地方,与其他中底泡棉材料仅仅拥有一种或是两种特性不同,REACT可以说是第一次将柔软与回弹,轻盈与耐久这四种看似矛盾的特性完美平衡的全新科技。更难能可贵的是,同其他运动厂商与一些化工企业联合研发不同,Nike REACT材料科技完全依靠Nike内部的创新科技部门独立开发,因此也对于这项专利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产权保护,这对于产品后期的成本控制以及利润空间都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四种特性之中,作为设计者的Kim对于Epic React Flyknit耐久性的表现最为印象深刻,在这背后甚至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在测试阶段,研发人员将一双在机器上模拟了将近500英里(804公里)里程的Epic React Flyknit跑鞋擦拭一新,交给参与测试的跑者进行一系列五公里到十公里的试跑体验,并在试跑之后进行反馈调查。当被问及这双“新鞋”之前的使用里程时,最大胆的回答也只是仅仅认为这双Epic React Flyknit应该跑过20英里(32公里)。可见即使在长距离的使用后,REACT在性能上依旧能够保持出惊人的活力,这在一些传统的中底泡棉材料上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为了能让人们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到Epic React Flyknit的四大性能,Nike在发布会的现场布置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奇妙REACT“旅程”,通过四个不同主题的神秘小屋,来体现出REACT科技独特而神奇的感官体验。
当然如果你要真实感受这双跑鞋带来的全新跑步体验,那么必须得穿上它去户外跑上一圈了。尽管这个冬天最强的一场冷空气即将侵袭魔都,但依旧还是挡不住大家对于全新Nike Epic React Flyknit的好奇和热情,就连几天前刚刚跑完港马的“肯尼亚徐”徐濠萦都赶来为它捧场,并与诸多跑者一同在上海早晨的寒风中完成了五公里的REACT体验。
跑鞋产品对于Nike的重要性也许并不仅仅只在营销战略上,不要忘记这家如今的行业巨头当年正是靠着售卖跑鞋所起家的。在经过了产品精简之后,Nike未来跑鞋新产品结构的走向逐渐清晰,为“破二”而生的ZoomX主打高端,面向精英运动员;承载传统同时革新设计的VaporMax主打潮流,面向时尚泛运动人群;而性能出色的REACT所面对的正是最为主流的运动消费者,因此这款跑鞋的未来,对于Nike的意义也许会比“破二”要更加来的重要了吧!
作为第一批拿到这双Nike Epic React Flyknit的特邀媒体,爱燃烧编辑部的小编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对于这款颇具革命性全新Nike大众跑鞋的表现究竟能否完美匹配它的四大特性,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还有就是看媒体的采访,在鞋子的后脚跟有一块贴片起到固定作用,估计对支撑的帮助并不大。
感觉定位更偏向于日常走路穿着,也就是所谓的压马路潮鞋,类似于很多人穿UB走路一个道理。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