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解散的上海本土方言乐队《顶楼的马戏团》曾经有这样一首歌,里面的第一段是这样唱的:
夜到出来做场子
每天出来做场子
寻好几个老搭子
一道出来做场子
上海滩迷人的夜场,你总会想到灯红酒绿,但其实这里还有一种夜场,没有音乐,没有霓虹,没有酒精,却同样能够让你着迷,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种瘾因为无法用物质满足而变得更加金贵,这种腔调只有用满溢的汗水和飙高的心率才能够尽情发挥。
卢湾,Luwan
深秋的上海,晚上六点,夜便已经黑的很透了。打完最后一行代码,米高(王洪剑)盖上电脑行色匆匆地赶往地铁站。地铁九号线从地下贯穿了上海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商圈,在光影摩挲的群楼之后隐匿着一座免费对外开放的体育场。
卢湾,这个名词已经在上海行政区名册上消失了很久,但这片上海最具浪漫气息的区域却依旧有很多地方仍然沿用着“卢湾”这一称谓,卢湾体育场正是其中之一,这里也是米高每周二下班后的目的地。
卢湾跑团因为卢湾体育场而得名,最初只是一群铁三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进行跑步训练。毕竟在五年之前,马拉松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而言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在田径场里发了疯似地间歇刷圈就更加地天方夜谭了。
“人生有许多十字路口,你选择了其中的一个,那你的人生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对于许多人来说,卢湾体育场似乎就是这么一个十字路口,无数的人在这里跑出了人生中最快的400米,800米,一公里,一英里,从懵懂的体验者蜕变成痴迷于配速的硬核跑者。
“最恨与最爱的是每次间歇最后两组,那种跑到撕心裂肺,想要放弃又不能放弃的状态。”
虽然被称为“跑团”但这里并没有什么繁琐的入团规则,大概就是一种“有组织无纪律”的状态,参加训练全凭一腔热血和近乎苛刻的自律。 每周一,你总是可以在跑团的公众号上看到明天的课表,字不多,排版也不那么精致,但里面透露出的信息,跑者最懂!320、340、355、410这样普通人看起来像彩票一样的数字组合,代表了跑鞋鞋底与塑胶跑道间摩擦的强度,同时也决定了你为之付出的态度。
“风里雨里,卢湾等你”,即使再恶劣的天气,如果你从卢湾体育场边上路过,总能看见里面一个个快到模糊的身影,以及一圈圈铿锵有力的圈速读秒声。算到今天,这样的训练已经默默地渡过了257周。
129-1
七点刚过,同济大学一二九体育场的四盏大灯齐刷刷地亮起。跑道西南角的空地上,一群人正在整齐地进行着热身,中间站着一个身材精壮的男生,黝黑的皮肤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闪亮。
查敏(五哥)从2014年开始跑步,同济大学的这片田径场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从一个人跑到一群人跑,这座田径场的名称便成为了这群人的名字。
“129跑团的成员只有128位,我们永远欢迎下一位朋友的加入!”
与卢湾的松散管理不同,129跑团有着一套相对严格的团队管理制度,并且会专门制定计划,把不同水平层次的跑者分组训练。 跑团人员相对固定,流动性比较小,彼此间更加亲密,有种家人的感觉。虽然如此,团队人数却被始终固定在128人,在日常疏于训练或者打卡便会有被新人替代的风险。
“有竞争有合作还有关爱,竞争让我们快速成长,合作让我们更加团结,关爱让大家平时的生活多了一丝情感的寄托。”
跑步尽管是一项个体运动,但真正投入其中的人都不会忽视团队的力量,正如基普乔格在一次次创造奇迹之后,都将大部分的功劳归功于身边强大的团队。
跑者之间的真正情谊许多时候可能只是只言片语,他们可能在日常都没有什么交流,但间歇跑最后一圈的“顶一顶”,长距离第一公里的“稳一稳”,一个眼神,一次回眸,之间包涵的却是彼此之间真正的信任。
灯光熄灭,体育场又恢复了平静,这些从卢湾,129走出的人们迅速消散在了这座城市的夜色里,只有田径跑道上那些不起眼的塑胶碎屑才算是他们留下的痕迹。
在上海,这样的地方还有许多,他们之中很多人都会被问起:“又不是职业运动员,为什么要那么拼?” 我想答案也许是一种共鸣,一种通过残酷方式试探自身生理极限而产生的心理上的共鸣。 跑步恰好是能够提供这种共鸣的方式,它没有繁琐的技巧,甚至对于天赋有着巨大的宽容,但对于结果却绝对公平。
正如同上海这座也许是中国最具契约精神的城市一样,跑过的路绝对不会骗你,那么有一个这样的机会,为什么不全力去拼? 腔调是这座城市的一种身份,但它绝对不是挂在嘴边或是穿在身上,而是骨子里的那份真性情!
回应
回应
回应